辛勤耕耘的“老黄牛”———记苏垦米业淮海公司总经理姜国平

发布日期:2021-06-30 09:02 来源:射阳日报作者:本报特约记者 高亚 浏览次数: [字体: ]

他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把一个破产小厂打造成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他又是一个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人,退休后服从组织安排留任公司,在市场复杂多变、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把企业经营搞得风生水起。他就是苏垦米业淮海公司总经理——姜国平。

不忘初心献余热

姜国平担任淮海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20多个年头,2020年,他年满60周岁,按照组织规定应该退职休养。可淮海公司是省农垦米业集团公司的一面旗帜,公司生产的“渠星”牌大米先后荣获中国“十大金奖大米”“中国好粮油”等称号。姜国平也是省农垦系统劳动模范,连续7年荣获苏垦米业集团“卓越贡献奖”。组织上舍不得一位勤奋敬业的能人就这么拔腿而去;企业职工更是离不开给企业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给他们带来幸福生活的人说走就走!

在姜国平等待组织上谈话退休时,却等来了让他继续干下去的决定。姜国平,这位老军工的儿子,连续多年被县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二话没说,又精神抖擞、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工作中……

系上绳络要耕田

莫道夕阳槡榆晚,系上绳络要耕田。姜国平不把自己当作退休留用的人,更不把现有的工作看作临时工。他说,牛再老,只要有气力,系上绳络就要耕田;人退休,只要思想不退化,工作照样做得好。2021年,苏垦米业集团给淮海公司下达任务指标时,没有把姜国平当“局外人”,指标在去年基础上大幅提升:大米加工销售指标比去年增长40%;优质大米指标增长18%;利润增长45%。原有的设备、原来的人手、原有的工艺,如何才能完成新增的指标呢?姜国平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困难,姜国平不等、不靠,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四能”联动策略。

交叉兼岗增动能。他把原职工一人一岗制,改为交叉兼岗、一人多岗的团队工作模式。员工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由一面手、变成多面手,哪里需要人,随时调岗应对。机制活了,人心齐了,增加了动力,提高了效率。

管工联合扩产能。实行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结对子,开展大米生产作业互助行动。管理人员向员工学习机械操作、维修,掌握基本技能后,在一线工人因故要离开岗位时,管理人员作为后备工人随即顶上,歇人不歇机,使大米生产线实现满负荷运行。

双班合力增效能。原第一班人员下班后一走了之,第二班人员接班时,首先要检查维修保养机器,花工多,用时长,影响生产。现在改为一班人员下班推迟半小时,接班人到岗提前半小时,双班重叠一起维修保养,从而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爱职工挖潜能。人是第一生产力。公司切实关心职工的生产和生活,认真听取职工的建议和意见,并对采纳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给予表扬奖励,确立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及时解决职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树立争先创优信心。对职工本身和直系亲属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主动协调处理,送上关爱和温暖,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

这些行之有效的举措换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年以来各项业绩超额完成指标序时进度。

不待扬鞭自奋蹄

工作靠自觉,做事要主动。在位一日要尽一天职,持之以恒才算称职。肩上有担子,心里就有心事,姜国平养成了早起晚睡习惯,年轻时如此,退休后还是一样。每天早上第一个到公司打卡的是他,晚上下班了,他不是在车间、仓库现场督查,就是在办公室商议事情。到南京集团公司办事,事一办完就往回赶,到家常常是深更半夜,第二天他又早早地出现在公司里。

严于律己、身体力行,是他不变的作风。凡是公司的规章制度,他都带头执行。他外出办事,能赶回的绝不在外过夜,特殊情况需要住宿的,都是住快捷连锁酒店;出差在外吃饭看吃什么速度快、用时短,常常在路边的小饭店或大排档吃面条和盒饭;到合作单位办完事后对方安排他看看当地的风景名胜,他总是婉言谢绝。

当领导的工作上不能当二传手,更不能做甩手掌柜。退休留用后,有朋友劝他:“你已经船到码头车到站了,凡事不要太认真、工作不要太辛苦,多让下面人问问事,自己跑跑看看就行了。”姜国平认为,组织上信任你,你就应该对组织负责,当二传手不放心,当甩手掌柜不安心。他不但有板有眼地抓好工作,还认真慎重地制定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羸羸老牯牛,默默数春秋;田里禾苗壮,一步一点头。”姜国平20多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犁起片片沃土,浇开顷顷稻花。他就是那不知疲倦、任劳任怨,在农垦大地上辛勤耕耘的“老黄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