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镇壮大集体经济敲响乡村振兴“致富门”

发布日期:2023-05-15 08:59 来源:射阳县海通镇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2年,该镇村级集体经济增收938.61万元,较上年递增75.87万元,同比增长14.23%,实现集体经营性超50万元以上村居全覆盖、超百万元村居过半,经济强村占比70%,被评为盐城市乡村振兴先进集体。

  一是重抓党建引领“主心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镇党委和村党总支是责任主体,是制定发展方向的关键所在。海通镇党委将充分发挥好龙头作用,长远“谋篇布局”、分年度“落子实施”,按照“一镇一特”“一村一策”发展思路,明确“责任书”、绘好“路线图”,构建起“党委谋划、组织引领、部门主抓、村居落实”的责任体系,运用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三链”模式,继续将10个班子成员下沉到所有村居开展结对共建,定期召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会、现场会,与农业、财政、民政等部门协调配合,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研究扶持措施,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

  二是培育产业驱动“增长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进镇域经济与村级集体经济协同发展。开展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行动,让村两委从“后院”走向“前台”,依托“一园四基地”,促进“园区+村集体+企业+农户”联动发展、多元收益。扎实创建区域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新增稼明设施蔬菜基地、南洋芦笋基地等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以上。积极推动生态循环农业提档升级,年内培育省市级特色农机化示范基地、数字化农业基地1-2家。依托日月岛康养旅游度假区,开发生态农业游、自摘游和精品民俗文化旅游路线等旅游项目。大力发展碳汇农业,放大苗木花卉产业集群效应,真正实现农业质态由“小特色”升级为“大产业”。

  三是选优乡村振兴“领头羊”。农民致富快,全靠“头羊”带。针对当前村干部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发展意识偏弱的问题,坚持把选准一个“带头人”,培养一批“领路人”作为搞好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田间课堂”、新型经营主体培训、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培训、种养殖业技术专题培训等活动,持续培育高素质农民、现代创业新青年、专业种养殖能手等乡村产业人才,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厚植人才优势。聚焦乡村振兴、集体经济等主题,常态化举办村干部轮训,帮助村“两委”干部特别是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书记拓宽眼界、更新理念、加快发展。

  四是防范三资使用“风险点”。推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既要推动村级党组织主动作为、大胆创新,又要注意防范风险,做到健康有序。开展集体资产清查工作,清收债权、清偿债务,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做到资产明晰、账实相符。拓展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功能,根据农村产权交易、经济合同履行等情况划分不同风险等级,实现分级预警。召开群众座谈会、党员干部讨论会,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规范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的管理使用,确保公开透明,管得住、用得活、不出事,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用制度保障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