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良种 苗誉天下——140多万斤射阳蟹苗开启“全国巡游”

发布日期:2024-05-10 08:49 来源:射阳日报作者:本报记者 贾凡 李想 通讯员 成名轩 浏览次数: [字体: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立夏刚过,我县3.5万亩沿海生态育苗基地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河蟹养殖户来这里采购蟹苗,无数“蟹宝宝”被发往“新家”,准备开启它们的成“蟹”之旅。

拉网、搬运、称重、包装……最近几天下午,射阳县朱平水产苗种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平都忙着带领工人,将今年产出的58000斤蟹苗打包、装车。数小时后,这批蟹苗将被投放在苏州、泰州、伊犁等河蟹产区。

“我们的蟹苗在去年11月就被订购一空,这几天是我们一年中最繁忙的销售高峰期,每天我们从晚上六点开始出苗,一直到凌晨两三点钟结束,今天一天售完50%左右。”朱平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说,今年蟹苗亩均产量达180斤左右,比去年增长了15%~20%,总产值预计在2300万元,利润比去年增加了80万左右。

作为全国70%的大闸蟹蟹苗产地,我县拥有广袤的滩涂和优良的水质,完美契合了河蟹江海洄游的天然生长习性,无论是“阳澄湖”“泓膏蟹”,还是“宝应湖”“固城湖”等知名品牌大闸蟹,它们的“老家”都在我县。目前,我县已建成沿海生态育苗基地3.5万亩,拥有各类育苗企业近百家,年生产生态蟹苗130万斤左右,预计今年将增产10%,总产量不低于140万斤,年产值超5亿元。

“我们来射阳买苗,就是看中这里的蟹苗质量高、品质好!”每天下午不到4点,距离晚上蟹苗开售还有2个多小时,我县各蟹苗场里早早就挤满了来买苗的养殖户。来自常熟沙家浜的客商张建龙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他来我县拿苗的第十四个年头。“去年我们买了1500斤,今年更是受我们当地多家养殖户的委托,将进苗量增加到2800斤!”张建龙说。

“现在市场对蟹苗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只有走科学养殖道路,我们的蟹苗才能保持长久竞争力。”这是目前我县蟹农们的一致心声。几年前,他们还是靠着口口相传的经验各自经营,而在射阳现代水产产业园建成之后,来自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入驻指导,全县的蟹农们得以相互交流养殖经验,整体专业技术水平持续提高,蟹苗育种产业也在不断创新。

去年,我县与上海海洋大学正式达成共建中华绒螯蟹蟹苗产业研究院的合作协议,建成了1280平米的射阳现代水产种业园服务中心。“目前我县以现代水产种业园为抓手,打造了集检验检测中心、种业产品展示中心、文创中心和智慧尾水处理中心等平台为一体的智慧园区,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院所建立了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从亲本的交配成功率,到蚤状幼体挂笼成活率,挂笼池的水样、饵料的检测都可为蟹农提供‘一站式’、‘保姆式’的服务。”射阳现代水产种业园负责人施建军介绍道。

我县蟹苗能够“游”向全国,深受市场青睐的秘诀还藏在一方方育苗池里。“别看这是个土池塘,里面的科技可一点也不‘土’。”正在指挥工人打捞最后几批蟹苗的诚信长江蟹生态育苗场技术负责人陈文永向记者介绍道,以前大家都是靠水泥池来养殖,但是水泥池面积小,蟹苗密度高,水质恶化快,蟹苗死亡率过高。后来在专家的科研论证与试点实践后,在改造的土池中用净化过的海水来培育蟹苗,并增加增氧设备,培育出的蟹苗不仅个头大、体质好、不易生病,成本还要低,更是让产量从曾经的每亩30斤增长到了现在每亩150斤左右。

锚定水产种苗“芯片”,在我县出生、滩涂里长成的蟹苗,正逐渐从“土”特产成为“金招牌”。“下一步,我县将依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授予的‘射阳大闸蟹苗’地理标志商标良好基础,做好品牌建设、维护和升级工作,下好预防同质竞争的‘先手棋’,不断提升射阳种苗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和产业贡献力,持续擦亮射阳‘中国蟹苗之乡’的金色名片。”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印 关闭